建設“無廢肇慶”從哪里入手?
【谷騰環保網訊】圍繞蒸汽供應鏈打造園區產業生態鏈;鋁加工企業探索廢渣循環利用方式;以集裝箱循環水養殖系統為核心,打造“綠色立體循環漁業”……今年4月,廣東省肇慶市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以此為契機,肇慶市積極構建以“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為重點的“無廢肇慶”建設綜合管理體系。
構建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強化對減排降碳企業的金融支持
在肇慶高新區,國能(肇慶)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熱電)源源不斷地為園區企業提供熱能,不僅提高了自身發電機組的能源利用率,還通過淘汰園區內的分散燃煤鍋爐,實現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園區內山鷹紙業(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鷹紙業)、肇慶煥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紛紛增資擴產,同時吸引了達利食品、鮮活果汁、創康食品等下游企業共同布局。
此外,山鷹紙業還將造紙產生的固廢交由國能熱電進行耦合發電處置,確保生產產生的污泥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而國能熱電燃煤機組產生的大量一般工業固廢,也可作為廣東海融環保有限公司的產品原料,實現園區內的資源循環利用。
肇慶高新區負責人告訴記者,除圍繞蒸汽供應鏈打造的產業生態鏈外,肇慶市還通過圍繞重點產業構建多條循環經濟產業鏈。
“我們還探索打造智慧能碳管理體系,創新推出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打造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肇慶高新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園區智慧能源管理與碳排放管理”平臺目前已經接入181家企業,占全區規上企業比例超過70%,分析出區內117家企業存在顯著的節能優化空間,每年潛在節電量約為6600萬千瓦時,每年潛在降碳排放量達3萬噸。
此外,肇慶高新區與中國人民銀行肇慶支行密切合作,共同打造了“碳賬戶+”金融服務體系,在全省首創“云碳貸”系列金融服務模式,有效引導市場主體將減排降碳的社會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實現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和綠色發展一舉三得。
自今年6月推行“碳賬戶+”金融服務體系以來,肇慶高新區已有190家企業建立了“碳賬戶”,11家金融機構參與試點應用,為61家企業合計發放“云碳貸”14.18億元,節省利息高達752萬元。
鋁加工表面處理廢渣變身凈水劑,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肇慶市是廣東省鋁材加工企業最主要的集中地之一,全市擁有約70余家不同規模的鋁型材加工企業。根據廣東省固體廢物云申報系統統計,肇慶市2021年產生鋁加工表面處理廢渣1.1萬噸,產生量較大。
“在‘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鋁加工表面處理廢渣的處理是一個難題。”肇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肇慶領譽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鋁加工表面處理廢渣進入處置設備后,通過酸解、水解聚合、過濾等工藝,形成聚合氯化鋁或硫酸鋁。
這家公司回收的表面處理廢渣主要來源于周邊的鋁型材表面加工企業,經綜合利用后生產液體凈水劑,凈水劑則主要提供給珠三角地區一些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和企業,用于水處理凈化。
“目前,我們共建有4家鋁加工表面處理廢渣資源化利用單位,合計處置能力達20萬噸/年。”肇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處理處置單位與鋁加工企業形成上、下游產業鏈,實現協同發展,在有效解決鋁加工表面處理廢渣處置難題的同時,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肇慶市還在探索構建危險廢物收集貯存第三方治理模式,應對中小微企業因危廢量少、路途遙遠等遭處置機構拒絕等問題,將危險廢物收集、貯存環節獨立出來,發動社會力量建設危險廢物收集中轉貯存企業,智能化設計收運線路,一次收運可以覆蓋十余家企業,使企業危廢處置成本明顯下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